宫扇
扇,古亦名「箑」,是一種用以障日、蔽塵、引涼的日常用具。從竹,扇從羽,最初扇以竹為骨,以羽綴之,取其輕而多涼。
根據史料記載,最早的扇是舜所發明的,舜受堯禪讓,欲廣開言路,開五方之門,於是做「五明扇」。至商代高宗執政時,出現了野雉飛入宗廟大鼎上鳴叫的異兆,於是王室製作衣服用具時,常用雉羽為飾,這時出現了一種「雉羽扇」,即車駕儀仗所使用的一種障扇,用以遮蔽風塵。商周以後,手工業逐漸完善,扇的形狀縮小為方形、圓形、六角形,美觀而便於攜帶使用。
扇的種類豐富繁多,漢代時,有一種精緻的扇是用齊紈楚竹(山東的絹和湖南的竹)製成的團扇,其形態多為月圓形。團扇在中國文化中和女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,其起源是由班婕妤的《團扇詩》開始,詩雲:「新裂齊紈素,鮮潔如霜雪。裁為合歡扇,團團似明月。」詩中鮮潔如雪的齊紈,象徵女子忠貞的心志;圓圓明月則象徵她對於美滿生活的憧憬。於是後世文人,常用紈扇比喻宮廷女子。
至隋唐時代,紙張逐漸普及,用紙裁成的扇面逐漸多了起來。至唐宋時期,人們常於扇面題詩作畫,刺繡工藝成熟後,絲織的絹面更繡滿各種花鳥、山水、人物、佛像。扇的形制多樣,近代以來,常用素絹做扇面,顏色有泥金、瓷青、湖色,形狀有月圓、腰圓、六角、八角、瓜楞、蕉葉形等形制,扇柄以木、竹、骨等材質製成,末端綴有流蘇、扇墜、玉器。美輪美奐,蔚為手工藝的大觀,其細緻優雅與傳統女性的秀麗柔美相得益彰。
6 juni, 2017